从氧气调节阀看煤化工设备国产化
长期以来,氧气调节阀一直是进口产品的天下。由于该产品长期依赖进口,所以企业即使知道使用进口氧气调节阀多次出现爆炸事故,下次购买时还不得不选择进口品牌。我国煤气化、空分等领域,每年用于进口氧气调节阀的资金至少花费20多亿元。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14年。2014年春,在行业一片质疑声中,山东兖矿国宏化工有限公司与艾坦姆流体控制技术(北京)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氧气调节阀国产化项目。这是国内首个87公斤高压氧气调节阀国产化的尝试,也是首个6.5兆帕德士古气化炉氧气调节阀国产化的尝试。同年10月,兖矿国宏公司第一台用上国产高压氧气调节阀的装置一次开车成功,整个开车过程氧气流量稳定,氧气流量波动以及氧气泄露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。而这次国产氧气调节阀给兖矿国宏公司带来的,是3年多设备稳定的运行和设备投资的大大降低。此后,用上国产氧气调节阀的煤化工装置多了起来。
有人戏言,兖矿国宏公司一个“不经意”的选择,改变了只能靠进口的风向,拯救了国产氧气调节阀的命运。的确,如果当初兖矿国宏公司习惯性地坚持“国产的不可靠”“买国产品牌要承担责任”,就不会有国产氧气调节阀的成功。
长期以来,在中国煤化工企业中有一个怪现象:不是按企业制造能力而是按品牌注册国家来选择供应商。欧美品牌一个等级,合资品牌一个等级,国产品牌一个等级。企业通常将欧美品牌这个等级定义为高端,将国产品牌视为低端,甚至连将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放在一起竞争的勇气都没有。很多煤化工企业的技术和采购人员抱着“选进口品牌出问题不担责任,选国产品牌出问题要担责任;选知名大公司产品出问题不担责任,选小公司产品出问题要担责任”的偏见,在设备采购中非进口的不要。
一些煤化工企业在品牌问题上搞双重标准:当进口品牌出问题时,企业会非常耐心地和设备生产企业讨论问题出现的原因,对产品进行改造,然后继续购买该品牌备件。甚至即使进口品牌产品爆炸了,往往也会对其“宽大处理”。而对国内产品往往缺乏信任和耐心,别说产品爆炸了,就算是产品在运行中出现点问题,这个品牌就会被判死刑,等待它的命运就是被替换掉,永不录用。
事实上,任何一个产品都要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得到完善。国外即使有百年历史的品牌,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。一些进口品牌更是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。企业花了大价钱,换来的却是不断地维修,这样的事情也不少。对于煤化工企业而言,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、大品牌还是小品牌,如果技术方案与技术参数不适合实际工况需求,其产品都无法正常稳定使用。相反,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、大品牌还是小品牌,如果技术方案与技术参数适合实际工况需求,其产品都可以正常稳定的使用。正所谓不选贵的,只选对的。
制造业是产业强大的基石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我国煤化工设备制造业刚刚起步,正在不断追赶进口品牌,尽管有些产品质量已经与进口品牌不相上下,甚至已经超越进口品牌,但整体仍然存在一定差距。煤化工设备的国产化之路,不仅需要设备生产企业过硬的技术,更需要煤化工企业摘下有色眼镜,不要简单粗暴地将进口与国产视为“高端”与“低端”,应当不分产品国籍品牌,一视同仁,同等对待。毕竟企业买的是产品,不是国籍。特别是煤化工技术人员和采购人员,不仅有责任和义务为企业甄别选择质量好的产品设备,还有义务为国产产品创造发展空间,通过与设备生产企业之间沟通技术方案、技术参数,帮助设备生产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。
对于设备生产企业而言,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。不要怕与进口产品竞争,不要怕别人把自己的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提并论。只有通过市场考验与碰撞,技术与专业水平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为国产化打下坚实的基础。要相信企业买的终归是产品,好产品最终会说话。所以,设备生产企业的关注点应放在产品质量、技术方案、技术特点上。与其抱怨别人不爱国,不如让自己的产品先努力为国争光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