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下管廊及其建设解析
什么是地下管廊?地下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、通信、广播电视、给水、排水、热力、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。
国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地下管廊于1992年动工,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杨路。此后,杭州、广州、北京等城市相继进行规划建设,但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小。青岛高新区总规划为64公里的地下管廊正在建设,这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地下综合管廊。
为什么要建设?
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,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。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,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、建设和管理,可以解决反复开挖路面、架空线网密集、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,保障城市安全、完善城市功能、美化城市景观、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。
同时,建设地下管廊还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,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、拉动社会资本投入、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。
如何建设?
1、编制专项规划;完善标准规范;划定建设区域;明确实施主体;确保质量安全等。
2、明确入廊要求。既有管线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有序迁移至地下综合管廊。
3、实行有偿使用。入廊费主要根据地下综合管廊本体及附属设施建设成本,以及各入廊管线单独敷设和更新改造成本确定。日常维护费主要根据地下综合管廊本体及附属设施维修、更新等维护成本,以及管线占用地下综合管廊空间比例、对附属设施使用强度等因素合理确定。
4、加大政府投入。中央财政通过现有渠道统筹安排资金予以支持。省级政府要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资金的统筹,城市政府要在年度预算和建设计划中优先安排地下综合管廊项目,并纳入地方政府采购范围。
5、完善融资支持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、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,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,开展特许经营权、收费权和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等担保创新类贷款业务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