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9日,质检总局发布容量、硬度、声学、振动冲击4个领域的10项国家计量基准。这是我国在科学计量研究方面取得又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的最高体现,标志着我国在这些领域的计量基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 据介绍,这10项国家计量基准是:(0.001~5000)mL容量国家计量基准、中频振动国家计量基准、高频振动国家计量基准、(2×104~2×106)m/s2冲击加速度国家计量基准、(50~2×104)m/s2冲击加速度国家计量基准、耦合腔互易法声压国家计量基准、金属洛氏硬度国家计量副基准、金属表面洛氏硬度国家计量副基准、低频垂直向振动国家计量副基准、低频水平向振动国家计量副基准。它们的启用,将更加有力地为新材料研发、装备制造、航空航天、灾害预防、医疗卫生等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量传溯源服务,保证相关领域测量结果准确可靠。
据质检总局计量司司长谢军介绍,计量基准是我国一切量值的溯源源头,代表着我国量值的最高水准,反映了最高计量能力和水平,是统一我国量值的最高依据,具有权威性、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,也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重要的战略资源。计量基准使我国生产经营服务活动有依据、可测量,保证质量安全高效,支撑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,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运行和发展。在国际上,计量基准也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量值保持等效的接口,是促进国际合作和经贸往来的世界语言和技术语言,是支撑国际贸易顺利进行、保障一个国家技术主权的重要基础,是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键。
此次发布的这10项国家计量基准,全部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建立、保存和维护,向各行各业依法传递相应量值。它们全部为自主知识产权。截至目前,我国共研究建立了183项国家计量基准。基于国家计量基准的1266项国家最高测量能力得到国际认可,位居亚洲第一,世界第四,为我国科技创新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国防和民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,有力支撑了国际贸易,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。
|